-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鋼鐵企業降低物流成本方法探討
1引言
近年來,鋼鐵產量逐年增加,由1996年的1億噸到2003年的2億噸,特別是2002年后,鋼鐵行業表現出強勁的、持續快速增長。鋼鐵
行業也成為目前國內投資回報率較高的行業,從而導致全國各地重新掀起鋼鐵投資熱潮,老鋼鐵企業相繼增產,同時一些年產幾百萬噸
的新工廠也在各地陸續建起。鋼鐵行業快速發展,導致鐵礦石、焦炭、煤等價格暴漲,2004年礦石價格比2003年上漲18%,同時相關的
運輸價格同步上漲,而鋼鐵企業產品成本的50%70%由原燃料采購費和運輸費組成,因而導致進廠鋼鐵物流成本大幅漲價,造成利潤
空間被相關的費用所占據,如何保證原燃料供應及降低鋼鐵物流成本成為鋼鐵企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2 鋼鐵原燃料的采購運輸流程
鋼鐵企業一般擁有下屬礦山,但其品種、數量遠不能滿足企業生產的需要,必須采購大量的原燃料才能保證正常生產。
原燃料的使用并不是簡單地采購就能直接投入到鋼鐵企業的生產,必須經過長途運輸、必要倉儲后才能到達鋼鐵生產一線 .
3 鋼鐵企業物流成本分類
鋼鐵企業的物流一般經過以下幾個步驟:采購、運輸、裝卸、倉儲及配送等,同時為保證原燃料在整個流動過程中數量、質量穩定
,增加了相關的計量、質檢等管理手段。根據管理權限及物流流程,可將成本劃分為:決策成本、原燃料采購成本、運輸成本、倉儲成
本、企業管理成本。
其中決策成本是指:企業領導層決定采取何種方式進行原燃料采購、運輸及倉儲,不同的決策會產生較大價格差異,由此引起的成
本稱為決策成本,它不直接反映在原燃料的價格上。
4 降低鋼鐵企業物流成本的方法
哈佛模式提出公司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則:成本降低原理、規模效益原理、協助運作效應原理。物流管理的成本降低原理在于對物流
的各個功能環節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徹底杜絕浪費現象,減少原材料、廢料、次品以及燃料、動力等的消耗。規模效益原理主要是對
企業各部門所需使用的原材料、物料和燃料等,通過集中訂貨,從而獲得因擴大規模而產生的單位成本降低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協助運
作效應原理闡述了只有當眾多運作部門與相關企業鼎力協作,實現按共同資源規劃進行物流操作,減少浪費并提高物流的運作效率,達
到低成本。
根據哈佛物流管理的三原則,結合鋼鐵企業物流成本構成分析,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可為鋼鐵企業提供降低成本的思路。
4.1 建立穩定的原燃料供應系統
我國鐵礦資源探明量達475億噸,僅次于俄國和巴西,排在世界第3位,但富礦少、貧礦多,大于50%的鐵礦石只占5.7%,造成
國內鐵礦資源供應嚴重不足,為保證企業的正常生產,鋼鐵企業大量從國外進口富礦粉和精礦。
近年,原料價格猛漲導致了鋼鐵成本的大幅上漲,怎樣保證原料的正常供應又能獲得合理的價格,主要方法是:(1)與境內外原燃
料供應商進行合作或合資,建立長期、牢固的原燃料生產供應基地。同時可取得相對低的價格,有效降低原料的采購成本。如韓國浦項
與BHP-Billiton礦業公司合作鐵礦項目,使其礦石成本較以前低了10%。(2)與國內其它鋼鐵企業聯合在國外投資礦山,如
武鋼、馬鋼、沙鋼、唐鋼聯合與bhp公司合作開采礦山,使礦石的采購價格下降一半左右。
4.2 改善物流運輸管理
在鋼鐵企業中,運輸成本和原燃料采購成本相差不大,在特定時期,運輸成本還大于采購成本,怎樣降低運輸成本同樣是降低物
流成本的重要內容。運輸成本由運輸費用、裝卸費用等組成。由于物流運輸過程大部分不是由鋼鐵企業自己承擔,而由專業的運輸公司
執行,因此方法之一是與運輸公司合作。
首先,可以與運輸企業簽訂長期合約,有利于在運輸價格上給予優惠,從總體上降低運價。如寶鋼與中遠結盟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關系”,與日本三井商船簽訂3-5年的中長期合同,均有效地降低了運輸費用。
其次,考慮規模運輸。達到一定規模后,可采取大噸位的運輸工具,從整體上降低運輸費用。如在國外采購礦石后,若采購數量增
大,可租用10萬噸級以上運礦船,使海運費比5萬噸級運礦船每噸單程運費節省4美元以上。當企業一次不需如此噸位時,可幾家企業協
作運輸。
再者,盡量減少原燃料的周轉次數。因為原料每周轉一次,將增加裝卸費用和相關的倉儲管理費用。目前新建鋼鐵企業選擇海邊城
市就有這方面的考慮。對于老的鋼鐵企業,可采取江海聯運的方式,將原燃料運到離企業最近的堆場后再轉運到廠內,如武鋼大量用江
海直達型運輸船只運送礦石。
4.3 合理安排倉儲
必要的倉儲能有效保證企業的連續生產,但過量的倉儲不僅大量積壓周轉資金,同時要付出額外的倉儲費用。另外,由于配礦結構
的變化,大量采購后使得部分積壓的原料長期得不到使用。
鋼鐵企業的最小庫存量可用Smin=D×L×Hs(D為反應時間、L為日消耗量、Hs為安全系數)公式表達。此時資金最少
,反映到原燃料的相關價格最低。同時因使用料場的儲位相對較少,減少了倉儲管理費用。
對于因配礦結構發生變化而引起的原料積壓,應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一方面,在停止采購之后將相關的原燃料用完。另一方面,
可將積壓的原燃料低配比的參與生產過程,既保證了使用質量同時盤活資金。
4.4 加強原料管理,減少不必要損失
對于鋼鐵企業來說,原料從采購到生產一線,經過長途運輸,存在一定的途耗,少數運輸企業利用它來弄虛作假。采取的對策有
: 首先,采取必要的檢驗手段,特別應檢測運礦船、火車皮、貨車的中下部,因為原燃料造假主要采取“裝底賣面”行為。其次,加強#p#分頁標題#e#
計量方面的管理,對運輸造成的途耗需進行分析,超過合理范圍的,應給予懲處。最后,加強鋼鐵企業職員的技能及思想教育,也是原
燃料數量和品質的保障。
4.5 開發物流信息決策網,使企業信息流暢通無阻
由于鋼鐵企業涉及面廣,原燃料的采購、運輸、倉儲、配比使用環環相扣,如果不能準確地掌握物流信息,就不能很好地進行決策
,不能有效地、低成本地運用相關資源,造成整個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因此,開發鋼鐵企業信息網,實現信息化管理,勢在必行。
如韓國浦項自行研制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套船舶運輸管理系統。這套系統可以將生產計劃、原材料需求計劃、船只安排計劃通過網絡
聯系在一起,通過生產計劃確定原材料需求并及時通知供應商,同時還能隨時監測運輸船只所在地以及裝卸貨情況和未來的運輸方向,
從而快速安排裝卸貨物。寶鋼的信息化走在國內鋼鐵企業的前列,武鋼投資2億元興建的整體產銷資訊系統也已投入運營。
5 結論
鋼鐵企業在原料供應日趨緊張、運價上漲、運力不足、企業間競爭加劇的嚴峻挑戰下,為爭取更多的利潤空間,必須遵循哈佛模式
的公司物流管理三原則,從長遠著手,建立中長期戰略規劃,一方面尋找戰略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改善企業物流運作和管理方式,從
保證穩定且價格合理的采購、選擇最優運輸方式、適當倉儲到信息化管理,扣緊每一個細小的環節,及時獲取有利信息,將成本降至合
理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