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發改委決定自3月20日零時起將汽、柴價格每噸均提高600元,全國平均90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分別提高0.44元和0.51元。
從生產層面上看,先避免油荒再說。當前農業工業旺季在即、國際油價高位運行,為了避免油荒,目前體制下大幅上調油價亦是不得已之計。于此同時,發改委注意系列保障配套措施,保持對相關群體的補貼,并且深入推進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而總理對農民補貼的表態也是體現了這種兩難----一面給補貼促生產、一面調油價促生產;生產性企業、流通型企業合理利潤依然受到壟斷企業的侵蝕。
從需求層面上看,對消費的影響大于投資。目前時點上調油價對石油消費需求影響首當其沖,1-2月消費數據中石油制品消費增速大幅下滑反映了價格的敏感性。從投資需求層面看,我們以往的專題研究表明,基于投入產出表的角度,地產投資、服務業受到的沖擊最小;只要對CPI的影響不至于產生第二輪緊縮,對地產投資需求的影響有限,對替代產業的產能投資起到正面促進作用。
從定價機制改革看,沒有時間表。本次答記者問發改委發言人沒有提及定價機制改革,而從當前的油價高位運行格局看,如果缺乏進一步深化的改革,改還不如不改。當前除了美國外,歐洲、日韓均對油價征收高稅負,引導消費需求,唯有引入市場化機制才能解決公平問題,加速開發新能源才是長久之計。
油價持續大漲可能性不大 CPI4%目標有望實現
在國務院新聞辦22日舉行的宏觀經濟形勢吹風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表示,國際油價的波動直接對國內的物價水平產生影響,但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有關研究認為,今年包括石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會出現高位振蕩的運行態勢,持續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不大,總體上,今年4%左右的CPI的預期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據余斌介紹,伴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大幅度提升,原油的對外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去年上升到56%,國際油價的波動直接對國內的物價水平產生影響。關鍵是如何判斷今年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包括石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因素主要可以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來看。美、歐債務危機沖擊以后,世界經濟明顯放緩,包括中國在內,很顯然,由于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對大宗商品需求的增長是放緩的,這會使大宗商品的價格不至于持續大幅度上漲。供給方面也存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比如去年北非、中東的動蕩,包括對石油在內的大宗商品的供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我們認為,今年包括石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會出現高位振蕩的運行態勢,持續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研究油價上漲對國內物價上漲所產生的影響,余斌認為可以分兩個階段,首先是對PPI所產生的影響,也就是對工業生產價格產生的影響,然后再把它轉化為對CPI產生的影響。“經過測算,的確占有比較高的比重,從這一點也說明,今年控制CPI的目標還有一定的難度,還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在談到如何計算油價對CPI的影響時,余斌說:“油價的上漲首先會影響居住類的價格,因為居住類的價格當中除了房租以外,還涉及到水電燃氣的費用;會影響到運輸成本的上升,從而會影響到農副產品的價格,還會影響到農副產品的生產成本,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我們去年對這個問題做過專門的研究,在今年一季度的數據完全公布以后,我們可以再重新做一個測算。”
余斌認為,從總體上講,中國經濟發展正處在成本上升階段,通脹壓力具有長期性。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應該適當提高通脹的容忍度,從而積極推進價格改革,理順價格關系,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為結構調整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