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亞運會成就廣州“國家商貿中心”定位 廣州商貿流通業迎新機
世界上有兩萬多個城市,為什么有些默默無聞,有些光芒四射?
這是一個值得城市管理者深思的問題。自近代以來,許多城市都通過舉辦大型國際綜合性活動,來推動城市的治理以及城市特質的塑造。2010年11月,廣州將迎來城市發展歷史上最高規格的亞運會,這對廣州究竟意味著什么?
舉辦亞運會這種規模的體育盛會,除了城市品牌的輸出之外,更重要的乃在于城市特質的回歸與塑造。實際上,一個城市舉辦亞運會,受益最大的就是包括餐飲、酒店、零售、物流在內的商貿流通業。通過舉辦亞運會,廣州不僅回歸了其“國家商貿中心”的城市發展定位,同時也據此塑造了自身的城市特質。
這也暗合了在我國經濟發展大局之下,廣州的城市發展戰略趨向。早在2008年7月,廣東省委省政府發布了《關于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其中提到建立現代流通大商圈。此后,《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以及《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決定》等政策隨即出臺,更加意味著廣州新一輪產業發展轉型的到來。
而且,廣州作為國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對整個國家應有其自身的服務與奉獻。一是代表國家形象參與世界城市體系中的分工和定位;二是具有與之相匹配的優勢產業和城市個性。從廣州的城市發展歷史來看,廣州歷來就是我國的商貿中心城市,商貿流通業一直是廣州的支柱性產業。
受勢亞運以及新的城市發展定位,廣州的商貿流通業公共產品有望得以重塑。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廣州的貨運市場建設遠遠不能滿足貨運物流發展的需要,而各地大量物流中轉貨運頻繁地出入市內貨運市場,給城市區域環境帶來很大影響,交通堵塞、空氣污染、噪音擾民等問題不斷。為此,廣州市將中心區和過渡區的一些貨運市場遷出城區向外圍發展,原貨運場地被重新進行整體規劃和綜合利用。于是交通資源得到重新優化配置,土地利用效率也大大提升。
此外,亞運概念正引領有著廣州進行著前所未有的商業大升級。隨著宏觀經濟持續回暖引發的信心增長,廣州購物中心正迎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隨著大量商貿設施于亞運前的投入運營,天河商圈超過上海淮海路、徐家匯,北京的西單、王府井,以及深圳的東門,成為全國第一大商圈。
舉辦亞運會也牽動了廣州的城市發展布局。正如舉辦第六次全國運動會東拓天河一樣,此次則是選擇在番禺建設亞運村南向拓展城市腹地。隨著亞運村與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的建設、廣州南站的運營,番禺將有望成為繼上下九、北京路、天河之后的廣州第四商圈。
期待亞運過后,廣州的商貿流通業仍能保持克難向前的發展姿勢,仍然能像籌辦亞運這樣激情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