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思路及存在的問題(中)
第三方物流在一定的環境下主要存在以問題:缺乏針對第三方物流的宏觀管理;政策環境是第三方物流業發展的制度性障礙;“大而全”、“小而全”模式限制了物流需求社會化進程;“小、散、差、弱”服務主體制約著經營服務集約化發展;相關要素發展不平衡影響著物流運作一體化運行。下面就第三方物流相關問題進行一些發展性的探討。
1.從第三方物流概念來看,物流業 “業態復雜”,缺乏針對第三方物流的宏觀管理。
目前普遍認為物流業“業態復雜”,但實際上,第三方物流企業絕不是單純的貨代企業、倉儲企業或運輸企業,見表1。第三方物流企業以供應鏈組織者的角色整合系統資源,主要圍繞大型、跨國企業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包括物流方案)需求,提供集成化物流服務。當前尤其是政府宏觀管理上還沒有嚴格區分上述四類企業,而是統為物流企業同等對待。
2.從第三方物流宏觀管理來看,政策環境是第三方物流業發展的制度性障礙。
2009年初國務院發布了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但是十大產業中只有物流業沒有明確的政府主管部門。目前承擔對物流業整體宏觀協調職能的是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與歐美有效自律的物流行業協會相比,中國還需要較長的發展實踐。第三方物流業不可避免地被按照其所融合的行業的政府主管部門“多頭管理”,處于能夠整合物流業多類別行業資源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3.從第三方物流市場角度來看, “大而全”、“小而全”模式限制了物流需求社會化進程。
據測算,從原材料到產成品,90%以上的時間處于物流過程。制造業物流運作模式的改變是我國物流業發展的需求基礎。目前,仍有很多制造行業和企業還在按照“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運行。從外包程度看,大多數企業仍然停留在外包部分物流功能,如倉儲和運輸等業務,而進行物流整體業務外包的企業仍然較少。在金融危機影響下,還有的企業選擇了加大自營物流的方式。
4.從第三方物流行業角度來看, “小、散、差、弱”服務主體制約著經營服務集約化發展。
目前,物流行業市場集中度低,其中絕大多數是小型的運輸或倉儲企業,惡意競爭、惡意超載、偷漏稅現象較為普遍。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物流企業一般為1000家左右,行業集中度較高。近年來,我國物流企業雖然發展很快,但仍然處于數量擴張的粗放式經營階段,網絡化、集約化、專業化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尚未形成。而歐美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已從單純的降低客戶物流成本轉變為多方面提升客戶價值,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與客戶結成雙贏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5.從第三方物流運營環境來看,相關要素發展不平衡影響著物流運作一體化運行。
突出表現在一是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不同運輸方式銜接不暢,重線路、輕節點,部分物流基礎設施落后;二是區域物流發展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中西部地區經濟以區域內生需求為主,東部西部差距較大,在國家推進外向型業務向中西部轉移的大戰略中,物流能力成為產業轉移的“瓶頸”;三是行業物流發展不平衡,與消費市場緊密連接、競爭激烈、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的家電、日用化工、煙草、醫藥、汽車、連鎖零售等行業物流需求旺盛,一體化運作、供應鏈管理等現代物流管理模式發展較快。居于產業鏈上游、資本密集型的鋼材、煤炭、礦石等大宗物資物流發展相對滯后,且效率不高。
相關: 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思路及存在的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