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資訊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中國海軍湯加應急運輸,不輸敖德薩登陸,運輸1400噸物資
發布時間:2022-02-25 13:10:57 點擊量:
2月23日,據新華社報道稱,我國海軍在一月底出發前往湯加,進行人道主義救援的海軍艦艇編隊,已順利完成援助任務,目前正從湯加啟程返航。預示著這兩艘共7萬噸的艦艇編隊,已圓滿結束在陌生海域、地域,進行類似登陸作戰時物資輸送演練的任務。而在官方報道中,對于海軍此次任務,也給出了“高效完成物資卸載任務”的評語。巧合的是,就在第二天,俄羅斯與烏克蘭軍事爭端進一步升級,《新華網》援引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稱,俄羅斯已經在烏克蘭南部瀕海城市敖德薩登陸。使得兩個不同國家的海軍,由于接連進行遠海物資演練和兩棲登陸實戰,而出現了非常有趣的對比。
首先來看一下,飽受外界關注的俄羅斯海軍登陸敖德薩事件。就目前來看,《新華網》是援引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報道,后者的消息來源則是烏克蘭內部消息人士。然而,就在這條新聞發出之后不久,烏克蘭國防部就傳出消息稱,并未遭遇俄羅斯大規模兩棲登陸。就目前俄羅斯裝備的兩棲艦艇性能來看,本身并不具備通過直升機大規模登陸的能力,受地形限制較小的氣墊登陸艇,裝備規模也較小,執行現代化登陸任務的難度偏大。即使由于守軍防守不得力,使得俄羅斯軍隊可以順利登陸,并且在民船的輔助下,運載相當數量的后續軍隊經灘頭上岸,但保證部隊前進必需的大量油料、彈藥、食物、藥物,卻不可能僅僅通過登陸艇或直升機的小規模運輸就保證供應,通過正規港口設施轉運,是絕對不可缺少的條件。然而,即使守軍不對港口設施進行破壞,俄羅斯軍隊也想組建一支配合達到及格線的團隊,并提供基礎電力、倉儲供應,也都是花費時間以周為單位的事情。而按照現在局勢的發展,這已經完全跟不上陸上進攻的節奏。
事實上,相比于俄羅斯在敖德薩登陸的外界矚目,此次中國海軍艦艇赴湯加的表現雖然沒有那么耀眼,但絕對是一個有重要意義的關鍵節點。此次艦艇編隊共搭載了1400噸余噸物資,包括拖拉機、移動板房、凈化器、發電機等。按照官方報道,部隊最終是“經過137小時奮戰”,順利完成了物資轉運任務。如果簡單地以137小時計算運轉效率,那么每小時約10噸的速度,確實不能算是一個很優秀的成績。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畢竟僅僅是一場人道主義救援,而并不是真正的登陸作戰。從五指山艦抵達后傳出的圖片資料顯示,當地港口設施受到的破壞非常嚴重,幾乎沒有像常規港口那樣由地面設施,轉運物資的可能。然而,近期官方公布的圖片卻展示了外界忽視的一面,那就是五指山艦搭載了一臺起重設施,可以直接將后部直升機甲板搭載的物資,吊運到岸上,再通過岸上車輛轉運至需要的區域。
也就是說,五指山艦搭載在后部甲板的物資,主要是通過起重機卸貨,應該只有像拖拉機這種大型設備,才會通過氣墊登陸艇運輸。而此次行動之所以說對海軍有關鍵意義,問題就在這里。海軍氣墊登陸艇制造及隨后的訓練過程,一直都是在是在較為熟悉國內環境,此次赴湯加則是在完全陌生的熱帶海域運輸,最終登陸時,面對的是只有少量數據,而未接觸過的地域,這種完全陌生的環境,是對氣墊登陸艇本身、操作人員的最直接考驗。
在這種情況下,海軍最終順利完成在陌生海域、地域,執行運輸上岸的任務,雖然沒有達到外界期待的,那種像極了實戰的考驗,但也是第一次出國遠行,完成向岸上運輸重型設備的任務。在外界將目光關注于俄羅斯使用老舊艦艇,在烏克蘭登陸之際,誰又能意識到,此次071使用氣墊登陸艇,在完全陌生海域運輸重型裝備上岸的萌芽,未來將在海軍中發展壯大,并最終長成參天大樹。
首先來看一下,飽受外界關注的俄羅斯海軍登陸敖德薩事件。就目前來看,《新華網》是援引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報道,后者的消息來源則是烏克蘭內部消息人士。然而,就在這條新聞發出之后不久,烏克蘭國防部就傳出消息稱,并未遭遇俄羅斯大規模兩棲登陸。就目前俄羅斯裝備的兩棲艦艇性能來看,本身并不具備通過直升機大規模登陸的能力,受地形限制較小的氣墊登陸艇,裝備規模也較小,執行現代化登陸任務的難度偏大。即使由于守軍防守不得力,使得俄羅斯軍隊可以順利登陸,并且在民船的輔助下,運載相當數量的后續軍隊經灘頭上岸,但保證部隊前進必需的大量油料、彈藥、食物、藥物,卻不可能僅僅通過登陸艇或直升機的小規模運輸就保證供應,通過正規港口設施轉運,是絕對不可缺少的條件。然而,即使守軍不對港口設施進行破壞,俄羅斯軍隊也想組建一支配合達到及格線的團隊,并提供基礎電力、倉儲供應,也都是花費時間以周為單位的事情。而按照現在局勢的發展,這已經完全跟不上陸上進攻的節奏。
事實上,相比于俄羅斯在敖德薩登陸的外界矚目,此次中國海軍艦艇赴湯加的表現雖然沒有那么耀眼,但絕對是一個有重要意義的關鍵節點。此次艦艇編隊共搭載了1400噸余噸物資,包括拖拉機、移動板房、凈化器、發電機等。按照官方報道,部隊最終是“經過137小時奮戰”,順利完成了物資轉運任務。如果簡單地以137小時計算運轉效率,那么每小時約10噸的速度,確實不能算是一個很優秀的成績。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畢竟僅僅是一場人道主義救援,而并不是真正的登陸作戰。從五指山艦抵達后傳出的圖片資料顯示,當地港口設施受到的破壞非常嚴重,幾乎沒有像常規港口那樣由地面設施,轉運物資的可能。然而,近期官方公布的圖片卻展示了外界忽視的一面,那就是五指山艦搭載了一臺起重設施,可以直接將后部直升機甲板搭載的物資,吊運到岸上,再通過岸上車輛轉運至需要的區域。
也就是說,五指山艦搭載在后部甲板的物資,主要是通過起重機卸貨,應該只有像拖拉機這種大型設備,才會通過氣墊登陸艇運輸。而此次行動之所以說對海軍有關鍵意義,問題就在這里。海軍氣墊登陸艇制造及隨后的訓練過程,一直都是在是在較為熟悉國內環境,此次赴湯加則是在完全陌生的熱帶海域運輸,最終登陸時,面對的是只有少量數據,而未接觸過的地域,這種完全陌生的環境,是對氣墊登陸艇本身、操作人員的最直接考驗。
在這種情況下,海軍最終順利完成在陌生海域、地域,執行運輸上岸的任務,雖然沒有達到外界期待的,那種像極了實戰的考驗,但也是第一次出國遠行,完成向岸上運輸重型設備的任務。在外界將目光關注于俄羅斯使用老舊艦艇,在烏克蘭登陸之際,誰又能意識到,此次071使用氣墊登陸艇,在完全陌生海域運輸重型裝備上岸的萌芽,未來將在海軍中發展壯大,并最終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