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近來,廣州港集團立足港口核心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強化港口航運物流資源整體優勢,打造“海上散貨碼頭”,應用“錨地直提”新模式,加強“穿梭巴士”服務網絡和能力建設,引領打造珠江綠色航運物流“大通道”,全力推動“港到港”“港到門”全程物流服務能力建設,構建起輻射泛珠三角區域的港口物流服務體系,持續擦亮廣州港江海聯運服務品牌。
打造“海上散貨碼頭”拓通道
廣州港集團充分利用生產性錨地資源,打造“海上散貨碼頭”,通過水水中轉方式,為客戶提供大宗貨物的高效、環保、經濟的物流服務。這一創新模式不僅提升了物流效率,還為客戶提供了高效、環保、經濟的物流服務。降低物流成本,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據悉,廣州港集團下屬船務公司已統籌運營過駁作業錨地30個、浮筒18個,主要服務于煤炭、礦石、砂石、糧食、水泥、水泥熟料、水渣粉等貨物運輸。其單船過駁作業效率高達3萬噸/天,年實現貨物吞吐量最高超過3600萬噸,成為廣州港大宗散貨物流的重要水上物流“大通道”。
在加快港口樞紐港建設的同時,廣州港順應西江大宗貨物客戶需求,積極強化港口與西江黃金水道通道銜接,推進西江戰略。以“海上散貨碼頭”為支撐,打造起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的江海聯運網絡,構建起以廣州港南沙港區為核心的珠江-西江聯運體系,打造“裝貨港—水上過駁—貨主碼頭”過駁直走的水上運輸路徑,大幅節約貨物物流成本。服務客戶主要包括廣西翅冀鋼廠、中儲糧、福加德等。自開展江海聯運業務以來,基于“海上散貨碼頭”的物流路徑深受客戶肯定。
聯手黃埔海關創新“錨地直提”模式
為進一步挖掘錨地、浮筒過駁資源潛力,廣州港集團與黃埔海關合作,共同探索“錨地直提”的新監管和物流業務模式。
該模式是黃埔老港海關將海關監管全過程嵌入的物流鏈創新的監管模式。主要流程是基于珠江口錨地資源和大灣區江海聯運關鍵節點的區位優勢,對抵港貨物在錨地進行過駁作業,把貨物從大船抓卸到小船,通過錨地監督“無紙化”數字平臺的監管,允許貨物在港區錨地驗放后直接提離至目的地企業。
自實施以來,該模式有效解決了大宗能源、戰略性礦產資源等大宗散貨進境物流時效低、貨物裝卸損耗大等難題,有效縮減船舶靠港時間和貨物裝卸次數,節省了企業時間和經濟成本。有關經驗做法受到廣泛關注,中央電視臺、廣東衛視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報道。據統計,該模式為廣州港帶來貨物吞吐量的同時,新增進口貨物總值超15億元,幫助企業節約綜合物流成本超4000萬元。
穿梭巴士“走出去”形成區域聯動
廣州港積極推動“穿梭巴士”服務網絡的擴展和優化。自南沙港區開港以來,廣州港“穿梭巴士”以南沙港區為中心,逐步建立起輻射珠江水系各中小碼頭及附近沿海一帶的集裝箱運輸網絡,目前已開通支線超過70條,年運輸箱量接近200萬標箱,為大灣區和泛珠三角廣大企業提供了經濟便捷的水上物流服務通道,助力廣州營商環境持續提升。
此外,廣州港還積極推動“灣區一港通”、“云堆場”、同船運輸等新模式落地。目前,“灣區一港通”、“云堆場”分別覆蓋“穿梭巴士”駁船網點16個和3個。充分發揮整體優勢,協調粵東、粵西和北部灣區域聯動,設立花都、南寧辦事處,推動“穿梭巴士”實施“走出去”,順勢開通南沙港區-北部灣港(000582)區“兩灣快航”航線以及推動開通汕頭、陽江航線,促進“兩灣”及粵東粵西集裝箱物流互聯互通,推動南沙港區集裝箱業務沿海運輸高質量發展。這些航線的開通,已成為珠三角及附件沿海等區域聯動的重要紐帶。
踐行低碳戰略 打造綠色物流
近年來,為服務國家“雙碳”戰略,打造廣州港華南汽車滾裝運輸樞紐港,廣州港憑借南沙獨特中心區位優勢,于2021年研究建造了華南首艘內河汽車滾裝船——“穗港汽車01”船,開啟珠江水系內河商品車江海聯運滾裝運輸模式,有效推動商品車的批量運輸由公路向水路運輸方式轉變,構建起以南沙港為樞紐、連接花都、新沙、香港等區域碼頭的大灣區滾裝商品車干、支線江海聯運運輸快線,為客戶提供了經濟、便捷、綠色的物流路徑。
廣州港集團還積極響應“綠色珠江”工程建設戰略部署,推動下屬船務公司完成華南首批8艘內河LNG動力改造示范性船舶改造,助力推動廣東內河港航產業從此正式邁進“油改氣”新階段。改造后,船舶PM2.5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可減少90%,碳排放可減少超過20%,二氧化硫達到“零”排放,為引領內河港航產業實施清潔能源、助推“綠色珠江”航運發展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努力構建廣州港水上綜合物流平臺,助力打造珠江綠色航運物流“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