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當卡車運送堵塞了道路,城市供應鏈顯得靈活性不足。供應商需要加大儲備量,在成本和投資方面自然非常吃力。 城市化是把美麗的雙刃劍,大刀闊斧的城市化進程帶來了日漸擁堵的生存環境,亦帶動了城市物流的發展。業內對城市化物流供應鏈管理進行了努力的探索,全球物流領域的領導者——德國郵政DHL提供了城市供應鏈管理的解決方案,用DHL企業發展高級副總裁伍榮和的話來說,就是“學會用創新的目光去管理供應鏈的未來。”
物流業作為創新型的行業,過去幾年許多業內人士都在探索創新的變革。在DHL看來,綠色物流正賦予著全球城市集群發展更為強盛的生命力,并以迅猛的姿態,高效推動著當今產業規模的擴張。 創新城市物流 縱觀全球大型一二線城市,擁堵的卡車,狹隘的道路,多樣化的顧客需求,讓物流商的服務效率并不是特別高。大城市的貨品物流分銷與供應鏈局面已經變得相對復雜。當下,大城市物流正面臨非常明顯的挑戰:資金不足、交通擁堵、勞動力市場不平衡、污染嚴重、交通設施不完善等。這也從另一側面積極呼喚更多創新型物流解決方案的出臺。當卡車運送堵塞了道路,城市供應鏈顯得靈活性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供應商需要加大儲備量,在成本和投資方面自然非常吃力。
創新城市物流
縱觀全球大型一二線城市,擁堵的卡車,狹隘的道路,多樣化的顧客需求,讓物流商的服務效率并不是特別高。大城市的貨品物流分銷與供應鏈局面已經變得相對復雜。
當下,大城市物流正面臨非常明顯的挑戰:資金不足、交通擁堵、勞動力市場不平衡、污染嚴重、交通設施不完善等。這也從另一側面積極呼喚更多創新型物流解決方案的出臺。當卡車運送堵塞了道路,城市供應鏈顯得靈活性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供應商需要加大儲備量,在成本和投資方面自然非常吃力。
物流盡量攻克這些挑戰,要讓城市的基礎設施得到一些發展。到底大城市做哪些改變才能讓物流更加有效?事實上,一個城市的發展規劃,不但要直接規劃物流設施及物流項目,如建設公路、橋梁、建物流基地、倉庫等,還需要以物流為約束條件,來規劃整個市區,如工廠、住宅、車站、機場等。
緩解交通堵塞,提高投遞效率,改善空氣污染,是解決城市物流方的主要著力點。DHL提出了DHL Solutions and Inovations理念 (以下簡稱DSI) ,綜合一系列的手段,例如應用高科技信息技術,統籌區域物流運輸和使用電瓶車減少噪音等,這些就是DHL為城市物流提出的創新性運營機制。
綜合運用傳感器、RFID、綠色物流、智能車輛、電子服務、自動分揀技術、次日達、條形碼這些高科技開設,DHL在大城市里的物流運作變得高效而與眾不同。DHL通過不斷嘗試相關的想法和數據測試,為消費類電子產品,例如戴爾、惠普這樣的電腦生產設備商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DHL為區域物流提供了全面的統籌觀念,例如思考怎樣減少運輸環節的二氧化碳排放,怎樣在相關城市之間提高物流的效率,怎樣在城市之間實現交貨的最大化并減少返空率,兼顧實現夜間的交通等等問題。
為減少交通壓力,讓交付時間更加準確,DHL從“西斯洛磯機場”運輸的形式獲取了經驗指導,提出用電動汽車來運輸更好地解決碳排放問題。電動汽車可以在夜間行使配送,不僅有利于降低裝貨和卸貨的噪音,由于配送的整合還可以把資源的利用率從40%提高到95%。在降低了碳排放的同時還對環境更為。
“西斯洛磯機場”是一種值得借鑒學習的管理方式,具體來說,物流公司將倉儲基地設在西斯洛杉機場附近,有利于減少壓力,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機場。不造成交通的堵塞。為城市物流創造有利的交通環境。
為了解決內陸的城市的交通堵塞的問題,DHL也為顧客提供的一些解決方案,例如增加比原來汽車大概要提高每小時5—8公里左右的運輸速度。據了解,DHL目前正在迪拜做的城市物流的計劃,在吉隆坡也做了相關的計劃。
冷鏈物流成為重點
德國郵政集團DHL解決方案及創新部門負責人PetraKiwitt日前向外界透露,DHL已經將冷鏈、產品召回和城市物流作為2010年的重要研究和發展課題。
DHL在德國波恩設立了研發中心,城市物流的冷凍食品供應鏈問題便是其中的一大研究課題。DHL對于“冷鏈物流”的供應鏈溫控研究漸漸起步,如今已發明一種智能傳感器,可利用RFID技術傳送到中央IT監控系統并主動警報。
據了解,把智能傳感器放到貨柜里面,通過觀察LED顯示屏的顏色的改變,可以了解里面的濕度和溫度的改變,從而掌握物流運輸過程中貨柜里食物和藥品的保鮮程度。
智能傳感器大約有兩張信用卡大小,在對應的顏色中可以讀取貨物的新鮮程度和質量程度,而且還可以重新再在使用。在插入另外一個貨柜后,可以顯示另外的濕度和溫度,業內人士評價,這個傳感器的性價比非常高。
根據行業發展的趨勢因時而變,發明新型的智能感應器只是DHL物流創新方案中的一個案例。也許這就是創新的要義。 “作為物流商和供應鏈的管理,我們總能想出更好的辦法如何更有效的幫助顧客取得有更高效的生活,尤其是對城市居住者。” DHL副總伍榮和在日前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舉辦的年會上如是說。
“通過不同部門之間發展、分送、調度的分工,DHL針對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了不同的業務以及解決方案,從而為應對城市化中的物流挑戰做好準備。”據了解,DHL解決方案和創新部門在2010年底前打算完成冷鏈、貨物回收和三個課題發展“交付”業務。
綠色物流的探索
DHL在綠色物流上做了很多探索。除了城市物流和冷鏈,貨品的回收問題也是DHL研究中心的主題之一。針對客戶郵購的物品以及廢舊電池的逆向物流問題,DHL也對于逆向物流的綜合運輸提供了解決方案:利用概念電單車和RFID技術,以便讓各方物流商達到更好的協調。概念電單車可以利用車身上的光能吸收板,為安裝在尾輪上的電動馬達提供動能。
“在高速發展的工業化社會,物流行業對整個環境的影響挑戰性很大,很多物流公司都在提倡綠色物流。但是物流企業每天碰到的問題很多,如氣候的變化,大氣的污染等,汽車用油價格長期居高不下,汽車廢氣等也都是很大的課題。”德國郵政DHL企業發展高級副總裁伍榮和在2010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年會上如是說。“我們不去重復發明其他公司已經發明的東西,創新就存在于供應鏈和物流之中。”
“物流業是否創新型的行業?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 綠色物流作為一種基于可持續發展思想、追求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物流方式,可以幫助人們有效地處理城市物流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正在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
50年代到70年代,DHL對物流集裝箱進行了標準化嘗試,80年代,DHL開始探索為顧客提供量身定做的次日達服務。當今,隨著物流已成了世界上各大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要研究的一項重點,DHL企業發展高級副總裁表示,“綠色物流大趨勢的興起,要求業界真正找尋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DHL通過更好的設計卡車,讓卡車更好的利用燃油。“30%的油耗取決于開車的方式,而不是取決于車本身的性能,就是開車的方式絕大多數取決于開的方式來節省油。”DHL想到了把小的卡片放在卡車司機的腳下面,DHL把感應器放在司機的腳下,通過記錄他們的駕駛情況來達到更好的燃油經濟的效率。通過這種測量司機的行車方式可以有標準化行為,我們通過這樣就可以糾正司機的駕駛行為,能節省20—30%的燃油消耗。
DHL還發明了智能開關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不需要每處都照明的大房間里,DHL的智能開關安在宴會廳,可以根據情況來開關燈,不會改變整個宴會廳里面的照明設施,也不需要總開關,只需要在房屋的不同地方設置開關。這種開關在房地產當中容易達到實現節能的功效。
目前,DHL在柏林建立了“智能卡車技術”的相關實驗基地。柏林出租車都裝有GPS,柏林出租車知道哪些地段沒有堵車,了解每個地方車的行使情況,可以提高DHL的配送率和貨運的速度,從這個角度來說也節能。
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尤其是在中國,人們都能深深地感受到都市的爆炸性的成長。龐大的經濟規模、劇增人口數量和嚴峻的氣候問題,亦讓人對城市發展相伴而來的物流挑戰憂心忡忡。
伍榮和還談及了新加坡成為世界物流中心經驗,“新加坡人口有400萬,人口如此稀少又狹小的地區,如何發展成為世界高效能的物流創新中心?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創新,DHL通過解決方案和創新,學會去管理供應鏈的未來。”
創新是很好界定領導和追隨者的指標,我們不會說重新發明其他公司已經發明的東西,創新也可以體現在供應鏈里面已經發明的東西,創新存在供應鏈與物流之間。盡管發達國家中的城市物流發展的背景不盡相同,但基本上都會通過更加合理的城市物流規劃來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在城市化進程中,綠色物流的基本理念已經逐漸成為全人類的共識;他們在設置環保專區、大力發展城市共同配送、城市交通信息系統平臺建設以及物流配送設備設施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獲得了非常成功的經驗。
不少發達國家對于物流與城市集群的統籌發展,早已摸索出一套創新的解決方案,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是踽踽前行。縱觀中國,一些地區和城市在物流業的發展中,可以借鑒國外城市物流綠色化發展的經驗,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城市物流發展中走彎路,另一方面可以促進我國城市物流健康、迅速的發展。
綠色物流作為連接綠色消費和綠色制造的紐帶,展望未來,全球城市集群的發展必將存在更為強盛的生命力,產業的規模效也必然陸續顯現出來。在這種情況下,衡量城市集群和綠色物流的協同發展,對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來說則顯得更為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