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從多年前動輒5-6天快遞到貨,到當日達、次日達的實現,再到即時物流不斷發展,日常用品可以通過外賣平臺實現30分鐘內送達。
隨著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紅利期褪去,各路玩家不再片面追求流量、規模,而是圍繞著成本、效率與體驗苦練內功,不斷優化服務,尋求可持續健康增長。
從下單到收貨,時間的緊迫感越來越強。
從消費者預期來看,30分鐘左右的送達速度已然可以滿足一般體驗,而若再繼續加速,不僅邊際效益遞減,由此也會帶來諸如騎手交通安全等問題。
時效之后,即時物流到底要拼什么?
即時物流來到新的發力點
本地即時電商競爭的核心就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本地供給的品類豐富度,另一個是即時配送的履約服務能力。
當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線上能帶來的服務品牌提升比較有限的時候,轉向線下和線上的融合,就是必然的演化。上半場大家可能更關注流量的獲取,下半場則是服務品質的提升。
不同于第一個階段主要為規模競爭下的平臺玩法,主要表現為區域競爭,彼時的競爭核心往往以開城的跑馬圈地為主。伴隨著各類玩家的加入,本地生活產業將進入數字智能化驅動“互聯網協同”和“開放賦能”的新階段。
在這個階段,本地生活企業持續識別細分市場需求、分類創造豐富的應用場景,通過發現更多商業價值、更高效創造價值來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對于全場景下的貨,在即時物流這個場中,也將會有更多細分服務需求的切割。這個場景,或許不再只是到家或到店的靜態配送需求,更難的是服務場。比如一個在服裝、鮮花、奢侈品等體驗經濟的到家消費中,這些品類即配的真正難點是如何高效履約的同時,做到更高的服務標準。
通過數字化方式進行精細化的即時配送場景服務,可能會成為本地即時電商的一個長期趨勢。在這個趨勢下,精細化的服務最終使本地即時電商做到一方面滿足大部分的基礎配送需求,另一個是即時配送成本和效率的最小化,因為無差別的網絡配送覆蓋反而會帶來巨大的社會成本消耗。
說到底即時物流的內核還是消費體驗,只是這個體驗在過去準時履約的前提下,加了更多的前提。比如安全性、標準化、品質感。在全場景的到家經濟中,人的消費方面會更具有多層次、多元化、個性化。即時物流要能識別更多的消費習性,最終才能將配送效率最大化、分鐘級的即配也將來到激烈的內卷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