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將促使保稅物流中心快速發展。發展出口加工和高新技術產業對保稅物流中心的市場需求,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今年是中國入世十周年,為適應我國進出口貿易需要,中國海關總署自2004年8月批準設立蘇州工業園保稅物流中心以來,7年間我國已設立了29個保稅物流中心。入世十年后,保稅物流中心將面臨什么樣的發展境遇,河北順邦物流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高級物流師趙秉正向記者表示,我國進出口貿易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將促使保稅物流中心快速發展。
從《中國未來30年》中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進出口總額占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已由1950年的0.9%,上升到2009年的9.6%,當年進出口總額接近2.2萬億美元,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2008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后,2010年歐洲又發生了債務危機,使實體經濟受到沖擊。為增加本國就業,歐美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貿易增速放緩。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0~2014年世界經濟增速為4.2%,將比2003~2007年的4.7%下降0.5個百分點。國際貿易增長率2010~2014年為5.6%,將比2003~2007年的平均增長率8.1%,下降2.5個百分點。根據我國商務部研究院2010年《后危機時代中國外貿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預測:戰后世界貿易額長期以兩倍于世界GDP的增速增長,未來新一輪經濟周期中,世界貿易額的增速將接近于世界GDP增速的3倍。
在談到未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時趙秉正預測,此次金融危機過后,經濟全球化的總體趨勢和世界貿易長期發展的勢頭不會改變。因此,我國目前不僅處在有利于對外開放的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而且仍然處在有利于吸收國際資本和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和要素重組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未來20年我國對外貿易將實現“從大到強的改變”,具體講就是將從粗放型對外貿易向集約型貿易發展,由模仿經濟向創造型經濟發展,實現貿易結構,貿易方式,貿易政策集約更新的發展趨勢。同時,將從貨物貿易為主向提高服務貿易比重的方向發展。在貿易地理方向上,將由發達國家市場為主向多元化市場空間發展,形成以新興市場為重點,以周邊國家貿易為支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市場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對外貿易市場結構。據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福格爾預測,未來30年后,到2040年中國GDP將達到123萬億美元,占世界GDP的40%,屆時美國只占14%,歐盟只占5%。按10%出口量預測,屆時我國年出口量將達到12.3萬億美元,是2009年我國進出口總額的5.6倍。
我國進出口貿易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將促使保稅物流中心快速發展。為適應我國進出口貿易需要,中國海關總署自2004年8月批準設立蘇州工業園保稅物流中心以來,2005年8月又批準設立了蘇州高新區、南京龍潭港、北京空港3個保稅物流中心。2008年12月批準設立武漢東西湖等17個保稅物流中心。
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 發展情況
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自封關運作以來,已成功吸引30多家國際知名物流公司和零售采購商設立全球配送和離岸配送中心,成為深圳市高端物流的引領者。12月14日,負責前海灣保稅港區開發和經營的原深圳招商局海運物流有限公司(海運物流)正式更名為招商局保稅物流有限公司(招商保稅),并與戰略合作伙伴展開深入合作。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彪出席儀式。
記者當日在相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前海灣保稅港區封關運作兩年多來,吸引了包括DHL、NYK、KN、DAMCO、BUT、粵海等30多家國際知名物流公司和零售采購商設立全球配送和離岸配送中心,開展國際中轉、進口分撥等業務。
據招商局保稅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業務類型的多元化以及業務量增長速度來講,前海灣保稅港區現已成為跨國公司設立全球配送中心、采購中心首選地之一,業務范圍覆蓋了一般貿易、國際中轉、轉口貿易、采購分銷等類型,已初步發展成為聯系深港、融合珠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影響全球的商貿物流中心和現代服務業的聚集地。
2009年2月批準設立沈陽等5個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保稅物流中心。
2010年3月和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2011年2月先后批準設立鄭州和北京亦莊保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稅物流中心。7年間我國已設立了29個保稅物流中心。其中,廣州南沙保稅物流中心通過整合南沙港和南沙出口加工區已升級為南沙保稅港區。蘇州工業園、蘇州高新區、北京空港、廣州空港、成都、西安6個保稅物流中心通過整合鄰近的空港口岸、內陸港或出口加工區資源已升級為綜合保稅區。目前還有一些保稅物流中心在創造條件積極申請升級為綜合保稅區。
通過建立保稅物流中心,由于占地少、投資少、見效快、建設周期短、運營成本低,為設立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特別是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提供了功能性配套服務,收到良好效果。鑒于各級保稅物流中心所在區域的產業支撐條件、物流條件和口岸資源差異較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俱佳的保稅物流中心占1/3左右。發展出口加工和高新技術產業對保稅物流中心的市場需求,是成功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