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泛北部灣港口與物流合作的機遇與對策(一)
(2010年8月13日在第五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的演講)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
(2010年8月13日在第五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的演講)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
泛北部灣港口與物流合作發展的形勢
泛北部灣港口合作是在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下展開的海運、港口及物流服務領域合作,是一種介于自由貿易區與經濟聯盟之間的區域性專業領域合作。港口和物流合作將加速泛北部灣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泛北部灣區域在國際航運競爭格局面中的地位,促進泛北部灣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共同繁榮與進步,從而推動太平洋西岸新的經濟增長極和經濟新高地的形成。近年,中國-東盟區域經濟發展和合作及區域港口的發展為泛北部灣港口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與雙邊貿易迅速發展
中國-東盟自貿區是中國迄今為止和發展中國家合作的最大的自貿區,涵蓋著將近19億的人口。中國與東盟國家,山水相連,雙方資源稟賦各具優勢,產業結構各有特點,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大幅增長,雙向投資迅速增加。東盟已成為中國吸引外資的重要來源地,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首選地之一。2002年雙方簽署《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正式啟動。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運行。
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2010年3月6日在全國“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2010年1月中國-東盟自貿區成立以來,當月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增長了52.8%,亞細安對中國的出口增長了117.3%,比中國的增長快了一倍。他強調,事實證明,這是一項雙贏的制度安排,說明中國與東盟兩大市場間極強的產業互補性與貿易機會。
2.泛北部灣合作已成為中國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自2008年1月,國務院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正在著力打造成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構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開放度高、輻射力強、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是以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為背景和依托的,也是中國加強泛北部灣合作的主要內容之一。
3.在區域經濟合作背景下,港口與物流合作潛力很大
泛北部灣經濟區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我國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區,港口和海運已經成為區域經濟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樞紐。2008年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2311億美元,其中有1300多億美元貨物通過海洋運輸完成;今年一季度,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達到629億美元,同比增長61%。預計全年雙邊貿易額超過2500億美元,海洋運輸將承擔更大的比重。合理規劃和利用泛北部灣地區國家豐富的海上運輸資源,使其成為一個高效率、高效益的運作系統,必將給該區域各國帶來巨大的利益。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種天然、政策、經濟資源,推動泛北部灣港口群合作,是政府和企業所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
4.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需要發揮港口及物流的紐帶作用
世界經濟格局正處于新一輪調整期,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區域發展與競爭的必然趨勢。泛北部灣在中國-東盟區域的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地位、臨港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港口和物流服務業在創新中擴大規模,具備引領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然而,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有賴于港口及物流業的支撐,泛北部灣綜合產業發展特點和區位優勢,要求發展以現代港口和物流業為主導的服務業,加強港口及物流服務業和腹地經濟及產業的融合,并以物流服務為中心將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串聯起來。泛北部灣需要利用港口資源優勢,把握高附加價值和高盈利率的機會,建設新型工業城市,帶動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