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海口綜合保稅區工業園建設情況-海南漢能項目物流中心封頂
海南5大工業園區工業增加值31億元 大項目增多
今天上午,海口綜合保稅區內的海南漢能一期25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工地呈現一派火熱的建設景象,該項目預計今年9月完成一期的廠房、物流倉庫建設并投入試生產,年底將實現投產,成為海口工業園區的又一增長引擎。據省統計局數字,今年5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35.95億元,同比增長9.0%;而在五大工業園區的帶動下,海口、澄邁、洋浦、東方、昌江等5個市縣分別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1.5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八成多,我省工業園區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五大工業園區你追我趕
打開省工信廳提供的2011年我省重大工業和信息化項目進展情況表,一個個重磅級項目躍入眼中。這些涵蓋石化、汽車制造、新材料、信息產業等行業的大項目,大多落戶位于海口、洋浦、澄邁、東方、昌江等五大工業園區。目前,五大園區已形成你追我趕的發展勢頭。
東方工業園區內,投資約25億元的華能東方電廠二期工程3號機組已全面進入設備安裝階段,由中海油煉化有限責任公司投資80.22億元建設的海南精細化工項目進展順利,建設者們頂著連續35度的高溫天氣奮戰在施工現場,力爭一期工程主裝置于7月中旬全面開建。
截至去年,老城經濟開發區內入駐的企業已經達613家,陸續落地的項目為836個,實際投資總額高達276.9億元,其中投資或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50多家。華能、中電、東軟、中軟、中航特玻等知名“國字頭”企業紛紛在這里搶灘落戶,初步形成了以電力、石油、化工、玻璃深加工、建材、制藥、食品、紡織、飼料、機電等為重點的多門類新型工業城區。位于老城開發區內的海南生態軟件園已有175家企業落戶,其中不乏微軟、東軟、惠普等IT行業巨頭的身影。
今年5月,全省有11個市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東方市增長最快,達到55.4%。“這主要得益于今年年初正式投產的中海油80萬噸大甲醇項目產生的巨大拉動作用,此外,中海油化學公司化肥銷售、華能東方電廠發電量等項目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也對工業增加值產生影響。”東方市副市長、東方工業園區工委書記符運煒分析說。
一批大項目紛紛落戶
一個個大項目的進入,撐起了五大工業園區發展壯大的基礎。
為吸引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營清潔能源發電企業漢能進入,海口將海口綜合保稅區新區最好的地塊以優惠價格提供給漢能,省政府也將配套一系列支持政策,最終吸引漢能落戶海南。未來5年,漢能集團將在海南投資175億元,建設100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100兆瓦太陽能示范電站、清潔能源研發中心和技術培訓中心等四大項目。
中航特玻高端特種玻璃生產基地是在原福耀海南玻璃生產線基礎上擴建起來的。據介紹,一期總投資達32億元的海南中航特玻生產基地項目,引進美國PPG公司的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高端玻璃制造工藝的先進技術,改造升級原有2條生產線,新建2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日熔量600噸,共計每天2400噸的日熔產量。1號、2號生產線分別于去年和今年投產,這兩條生產線分別生產電子玻璃和超白太陽能玻TCO玻璃;3號線主要生產建筑節能玻璃,4號線則生產航空玻璃,這兩條生產線分別于去年開建,二期工程首條生產線計劃明年投產。
作為海南工業發展的龍頭,洋浦開發區亦是厚積薄發,正在加快推進港航物流、油化工、林漿紙一體化、油氣儲備等主導產業和重點項目。洋浦開發區方面表示,目前基本確定在洋浦投資10億元以上的大型工業項目有14個,其中已簽約且確定年內將動工建設的有7個,近期將簽約且有望動工有5個,正在積極推進的特大型項目有2個。
園區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目前我省五大工業園區集聚效應凸顯,大企業帶動作用日漸增強。
“十一五”期間,我省提出“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高科技支撐”的“兩大一高”產業戰略。按照科學規劃、集群化和循環經濟的工業發展原則,形成了洋浦經濟開發區、海口工業區、老城開發區、昌江循環經濟工業區、東方工業園五大園區,避免遍地開花,體現了我省集中布局、集約發展新型工業的思路。
按《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洋浦經濟開發區發展石油化工、造紙等產業,上下游延伸形成油品儲備—煉化一體化和漿紙一體化產業集群;東方工業區發展天然氣化工、節能環保型能源和生物質能源產業,延伸甲醇、化肥產業鏈,建立臨港精細化工基地;海口高新區發展汽車、醫藥和太陽能光伏產業,形成產業集群;澄邁老城開發區發展先進制造業和信息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打造國家軟件產業基地;昌江國家循環經濟區發展新型鋼鐵、新型干法水泥、核電等產業,發揮循環經濟區的示范作用。
隨著我省工業園區各項配套和基礎設施條件的不斷改善,海南工業行業集聚水平不斷提高。省工信廳主要負責人說,我省將加快推進五大工業園區建設,按照園區產業定位,積極引導相關項目向園區聚集,促進優勢產業相對集中;加快洋浦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爭取海口高新區、老城等條件較好的工業園區列入工信部第三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
海南漢能一期項目物流中心封頂
(海南日報)位于海口綜合保稅區的海南漢能一期25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正加緊建設中,目前該項目的物流中心已封頂,正在進行主廠房機構施工,計劃9月建成試生產,年底投產。
據介紹,漢能控股集團以太陽能光伏產業為主導,自去年開始,便在海南、四川、廣東、浙江、山東、江蘇等地投資建設太陽能產業研發制造基地,并已全部開工建設。隨著海南漢能一期25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建設,以及廣東、浙江、山東、江蘇等地太陽能產業研發制造基地加快建設,到2012年,預計總產能將超過2吉瓦。
同時,記者了解到,目前漢能控股集團已與內蒙古、寧夏、山東、河北等省區和歐洲等地簽訂了約4吉瓦的太陽能電站建設協議,成為涵蓋技術研發、高端裝備制造、光伏電池生產和光伏電站建設等全產業鏈整合的高科技清潔能源企業。
去年10月,漢能控股集團也在海口分別與省政府和海口市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確認漢能光伏產業研發制造基地落戶海口綜合保稅區。根據協議,未來5年,該集團將在海南投資175億元,建設100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100兆瓦太陽能示范電站、清潔能源研發中心和技術培訓中心等項目。
海南漢能光伏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100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將分三期建設,計劃在2014年之前完成。完工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00億元,將解決4000多人的就業,并帶動其它關聯產業的發展。
據悉,薄膜太陽能電池是新一代的太陽能電池,其產品可應用于大規模地面電站、屋頂電站、建筑光伏一體化等領域。
海南漢能一期項目完成基礎工程 預計年底投產
(南海網-海南日報)作為海口綜合保稅區第一個進區開工的項目——海南漢能一期25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進展順利,目前該項目的基礎工程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樁基施工,預計今年9月完成一期的廠房、物流倉庫建設,并投入試生產,計劃年底正式投產。
在今天海口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的同時,在區內,海南漢能一期25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施工。據工地負責人介紹,一期工程自去年12月8日進場開工以來,克服了當地巖石較多、地質條件復雜等諸多不利因素,加快施工進度,比計劃提前近半個月。
海南漢能光伏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在項目進場施工后,海口綜合保稅區管委會為項目及公司提供“保姆式”服務,特事特辦,有效地推動了項目的建設。
據介紹,去年10月,漢能集團在海口分別與海南省政府和海口市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確認漢能集團光伏產業研發制造基地落戶海口綜合保稅區,根據協議,未來5年,漢能集團將在海南投資175億元,建設100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100兆瓦太陽能示范電站、清潔能源研發中心和技術培訓中心等項目。
而100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分三期建設,計劃在2014年之前完成。其中,一期25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計劃投資28.5億元,二期250兆瓦和三期50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開始。
據了解,這三期100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完工達產后,年產值可達100億元,年上繳稅收1億元,將解決4000人的就業。而工程的實施后,光伏發電也將更多地走進千家萬戶,屆時,廣大居民就能更多地感受到光伏產業對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