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內蒙古遭遇史上最嚴重油荒:要加油先給50元小費
在10月26日國家發改委上調成品油價格的節點,內蒙古與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開始出現油荒,柴油嚴重短缺。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實地調查,罕見的油荒來襲,并非是拉閘限電所致,內蒙古本身的交通運力短板,加之外省需煤增加,運輸耗油成為其中主因。
遭遇史上最嚴重油荒
據了解,這是內蒙古遭遇到的最嚴重的油荒。
連續兩個多月,天然氣供需嚴重失衡。整個出租車行業,受到很大沖擊。排隊持續數小時后,才能加到油,這讓司機叫苦不迭。
而面對油荒,內蒙古商務廳商業改革發展處褚處長根據去年的情況分析,主要是煉油企業煉不出油。雖然目前我國的煉油能力處在世界第二,但仍然滿足不了需求。
另外由于鐵路運力一直緊張,原本向內蒙古供應的柴油無法達到,而內蒙古本區域的煉油企業有限,使得需求遠遠不能滿足。
中石油加油站大都歇業
11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集寧區懷遠路旁的一處加油站,知曉記者來意,幾位加油員紛紛表示,好些天沒有柴油了,現在供油非常緊張。
由于烏蘭察布屬于內蒙古重要的貨物集散地,整個內蒙古的煤炭外運基本都要經過此處,因此通過公路運輸的車輛,大都要在該地進行加油,油荒更加深重。
目前烏蘭察布還沒有限購,呼和浩特市的中石化加油站每車限加200元,中石油加油站每車限加300元。“吃奶不足”的狀況,使得這些車輛只能在經過烏蘭察布的時候,再作補充。
油荒已經持續了十多天,順達加油站一位姓張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我們這些私人加油站還有些柴油,但是常會出現斷油情況。”
類似的還有奔馳加油站等,雖然這里的-20號柴油要比中石油貴上三毛錢,達到7.4元,但是生意顯然要好得多。
在110國道立交橋加油站前面的空地上,沒有一輛車。兩位加油員靠在門前,無奈地告訴記者,“好些天沒油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一面是私人加油站出現的扎堆加油,一面是中石油加油站冷冷清清的場面。
記者了解到,整個烏蘭察布市共有19家中石油加油站,這些加油站已無油可加。而私人加油站有15家,這其中能保證運營的只有五、六家。
岳穎指出,盡管這些私人加油站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市場的供求緊張局面,但是油的質量和價格難以保證。
加油站點亂象滋生
這些長途運輸車輛,在此輪油荒的窘境中,停停走走,而許多加油站點為此開打“油荒牌”。
一位郭姓司機告訴記者,順達加油旁的許多加油站,往往加不夠油,多次要求加足1000元的柴油,到最后只能加600元左右的柴油。
而在另一處加油站點旁,一位司機稱,中石油的加油站沒有油,而私人的加油站質量不能保證,長途運輸對車損耗很大。
質和量都不保的同時,部分加油站出現的“討要小費”才給加油的情況,讓這些司機有些氣憤。多位貨車司機稱,呼和浩特市的許多加油站,給加油員給上50元,才能多加一些油。
這是市場遭遇油荒之后的一些亂象。烏蘭察布商務局一位吳姓副局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煉油能力的不足,導致油荒,油荒又導致市場會出現一些失序現象。
應多渠道增加供給
中投公司的一位專家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造成此次柴油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的部分煉廠在8、9月份進行了大檢修,到目前產能還未完全恢復的原因在內。
內蒙古只是這輪油荒中的一個縮影。中國石油化工規劃院副院長白頤告訴記者,內蒙古的缺油主要是運輸煤炭車輛的耗費,這輪油荒只是暫時性的,冬天過去之后會好轉。
她稱,現在對于石化行業,我們在十二五期間要做調整,不管從煉油上游,到供油下游,全行業都要進行結構調整。因為我們的結構實在是不合理。
中投顧問發布的相關報告指出,為解決我國油品市場出現的供應緊張問題,除了油品生產企業應當加大生產力度、增加供應外,相關部門也應當考慮完善資源供應途徑,建立更多的資源來源渠道。
白頤也表示,要通過走出去的戰略和資源多元化開發來解決資源短缺狀況。
[檢察日報]"油荒"頻現壟斷油企最該檢討
等待加油的車輛排成長龍,民營加油站要么無柴油可售,要么限量加油……目前我國多座城市正在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柴油荒”。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南部已有2000多家民營加油站因缺油而停業(11月7日《新京報》)。
關于此次大面積“柴油荒”的成因,除了經濟回暖導致用油量增加、國際油價高企導致煉油企業減產等常規原因外,還有一個“特殊”原因被重點提及——一些地方為了完成節能減排目標而拉閘限電,逼得一些企業用柴油發電機自行發電,按照中石化臨海分公司經理蔣修飛的說法,拉閘限電是導致柴油用量猛增的首要原因。
臨時抱佛腳式的節能減排、拉閘限電,逼得一些企業自行發電,不僅浪費了能源而且加大了污染,結果與初衷背道而馳。但是,拉閘限電真是“柴油荒”的主要原因嗎?我對此持懷疑態度。從新聞報道看,強調拉閘限電導致“柴油荒”的都是中石油、中石化的人士,他們已經習慣于將“油荒”歸咎于外部原因而不習慣于反思自身問題。其實,為了節能減排而大規模拉閘限電的事情今年才有,而“油荒”卻幾乎年年都有,“柴油荒”更是稀松平常,這又作何解釋?
石油巨頭壟斷著國內汽柴油供應,“油荒”頻現,首先應該受到質問和進行反思的是中石油、中石化。具體到這場“柴油荒”,煉油廠產量明顯下降導致市場供不應求,這才是“柴油荒”的最主要原因。而煉油廠產量下降,一方面因為每年八九月份煉油廠大規模檢修,另一方面因為國際油價高企,煉油廠煉油成本增加,利潤減少,生產積極性下降。
如此,我們對石油巨頭有以下幾問:
其一,每年第四季度都是生產旺季(很多企業加緊生產以完成年度任務),汽柴油需求量大增,這已經形成規律。與此相對應的另一個規律是,幾乎每年第四季度都會出現“油荒”,那么,煉油廠為何偏偏要在每年八九月份進行大規模檢修?能不能換個季節檢修或者輪換檢修?
其二,雖然國際油價高企導致煉油廠成本增加、利潤減少甚至虧損,但是,石油巨頭每年的總體業績“飄紅”,為何不能將其他環節賺取的高額利潤拿出一些來補貼煉油環節的虧損,從而保持煉油廠的生產積極性?
其三,成品油價自10月26日上調后,以江蘇省為例,0號柴油的最高零售價為每噸7475元,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規定,成品油最高批發價格按最高零售價格每噸倒扣300元確定,即江蘇省0號柴油的最高批發價應為每噸7175元。但實際上,眼下江蘇省0號柴油的批發價高達7800元,明顯違反了國家發改委的規定,其他省份同樣存在批零倒掛現象,導致很多民營加油站不賣柴油——請問石油巨頭,誰給了你們擅自提高柴油批發價的權力?
壟斷不僅是一種權力,同時也是一種責任,這個責任首先體現在確保成品油供應。無論是用油量激增還是臺風影響抑或國際油價高企,這些都不能成為出現“油荒”的理由。
油荒支撐滬燃高位前行
國際市場:
11月9日(周二)亞洲時段,市場擔心美國原油庫存將升至近18個月最高水平,NYMEX原油期貨電子盤結束連續六日的推漲,掉頭下行。截至北京時間14時整,NYMEX原油期貨12月合約報86.91美元/桶,比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低0.15美元,2011年1月合約報87.56美元/桶,較昨日收盤價低0.15美元
分析師普遍預期,截至11月5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將增加140萬桶,汽油庫存減少100萬桶,餾分油庫存減少180萬桶。照此估值,美國原油庫存將創下2009年5月8日當周以來新高。
消息方面:
"柴油荒"或致成品油價格再次上調
發改委:10月份煤炭價格小幅上漲
盤面分析:
滬燃主力合約1103早間低開4990點,盤中持續震蕩上行,最高點至5157點,最終報收5063點,較上一交易日上漲45點或0.90%,成交量298196手,持倉量111262手,增持33478手。從技術圖表上來看,日K線突破三角形整理區間突破,上行空間逐步打開。
上期所倉單340100噸,持平
上海期貨交易所FU1101成交及持倉前20總排名,持買單總計28461手,增持8943手;持賣單總計47149手,增持14467手。
現貨方面:
華南燃料油現貨市場受廣州亞運會影響,當地周邊市場需求有所下降,整體成交氣氛較清淡,價格上漲受到壓制,持穩觀望為主。船用混調180交易過駁價至4560-4570元/噸;庫提價4570-4580元/噸,均價持平,國產鍋爐用混調180CST交易價至 4400-4450元/噸,均價持平;
華東船用180CST供船在4650-4750元/噸,鍋爐用180CST品質較好的4400元/噸送到終端,低硫低金屬180報價4800元/噸附近可成交,資源稀少
觀點總結:燃油整體成本也不斷推高,滬燃主力三角形突破,上升空間打開,但持倉上空頭增倉速度較快,建議投資多單謹慎持有,短期或將在5000-5100區域內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