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不一般的“超載”:武漢長江三橋10年內大修24次
廣州日報10月8日報道 斥資11億元的武漢長江三橋——白沙洲大橋近日再度封閉維修,這已是該橋建成10年以來的第24次維修,而此次維修距離上次大修還不到一年時間。在上次維修時,相關部門曾信誓旦旦地保證:“至少能管6年”。可這一次,他們又“食言”了。
這也引發了全社會的強烈質疑:10年24次大修背后有無貓膩?長江三橋是“豆腐渣工程”?
記者連日來赴武漢實地調查,相關部門和施工單位對大橋的頻繁維修也各有說法。相關橋梁專家則表示,長江三橋出現目前的尷尬,都是在沒有實驗的前提下盲目上馬“新工藝”、“新材料”的惡果。目前,就橋梁施工的質量責任,武漢市政府已經展開對大橋設計、施工、監理和管理等各個環節的調查。
為探個究竟,日前記者徒步上了長江三橋。
現場直擊:
維修致武漢三環線癱瘓
記者看到,橋面雙向都在進行封閉施工,原本單邊3車道,如今只剩下單邊2車道可供通行。在長約3000多米的橋面上,隨處可見斑斑傷痕,橋中間的1000米內有十多個碗口大的“傷疤”正在修復;橋面瀝青裂開了一些近5厘米長的口子。
十多名工人正在冒雨施工,在“重傷”地段,施工方搭起了多個防雨棚。工人趙師傅說,先對“受傷”部位打入鋼筋加固,然后再用瀝青覆蓋,“看起來就像新的一樣了”。
根據施工方發布的封閉施工公告,“白沙洲大橋橋面出現破損,已嚴重影響過往車輛正常通行。”此次維修將分3階段進行,每階段12天,加上前期準備的3天、工程收尾的1天,共40天。
由于單邊各封閉一個車道,在距離大橋尚有200米的武漢三環路段,塞車的跡象便已凸顯。上了白沙洲大橋的車,更是像蝸牛般緩慢爬行。三環線上的車龍長達2公里。
據負責白沙洲大橋交通管制的武漢市交管局中環大隊負責人介紹,白沙洲大橋日均流量約為8萬輛;封閉施工后,原先從三環線走白沙洲大橋過長江的貨運車輛只能繞道。“大橋封閉后,武昌出城車輛改道走雄楚大道,導致中山路流量增大。三橋一維修,三環線就癱瘓了。”
為疏導車流,該隊加調15名警察,30名交通協管員,24小時不間斷對大橋實行監控,在大橋兩端上橋處及施工段設崗引導車流。
武漢白沙洲大橋簡介
武漢白沙洲大橋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于1997年5月開工,2000年9月9日正式通車,由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設計,工程總投資11億元全長3589米,橋面寬26.5米,6車道,設計時速為80公里,日通車能力為5萬輛,分流過江車輛29%,主要分流外地過漢車輛。它是武漢88公里中環線上的重要跨江工程。位于武漢長江大橋上游8.6千米處。南岸在洪山區青菱鄉長江村與107國道正交;北岸在漢陽江堤鄉老關村與318國道連通。白沙洲大橋的建成,使107、316、318等國道由"瓶頸"變通途。
早前報道:
武漢長江三橋10年維修24次 市民質疑屢修屢壞
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近日開始為期40天的局部封閉維修。這已是這座投資11億元的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后10年間的第24次維修,平均不到1年要修兩次。【詳細】
相關報道:
武漢白沙洲大橋上億維修 貨車碾壓一年即壞
耗資逾億元大修后通車才9個月,白沙洲大橋又出現數十個坑洼。昨日,本報報道此事后引發社會關注:白沙洲大橋緣何不斷維修卻難斷根?【詳細】
武漢白沙洲大橋再現"橋脆脆" 建橋投11億巨資
投資11億元的湖北武漢白沙洲大橋自2000年建成后不久就被稱作“嶄新的破橋”,“十年九修”。今年3至4月,封閉大修后正式通車才兩三個月的白沙洲大橋,引橋上又出現坑洼。
武漢白沙洲大道路面塌方致堵車超7公里
2009年11月24日,11時20許,白沙洲大道的白沙二路處白沙洲大道快速通道工程工地發生面積為30×20平方米、深度為0.5-2米的地面塌陷,并導致供水干管破裂,未造成人員傷亡。
南京長江三橋因虧損延長收費5年引發爭議
成本高收費慢,通車四年虧損過億。南京長江三橋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三橋從2005年10月通車,到去年累計虧損已過億元,今年估計還要虧幾千萬。虧損的原因是大橋位置較偏,兩邊路網不完善,車流量增長緩慢,實際通過車輛只達設計量的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