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增值稅改革將啟,物流企業稅賦或加重。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了進行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的決定,逐步將目前征收營業稅的行業改為征收增值稅,而上海市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將從2012年1月1日起先行進行試點。
促進服務業發展有利經濟結構轉型
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定,隨著深化增值稅改革試點的逐步開展,目前征收營業稅的行業也將逐步改為征收增值稅。相關專家也表示,這次深化增值稅改革無疑會促進相關行業發展。
目前我國營業稅的征稅范圍主要集中在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專家指出,從產業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角度來看,將大部分第三產業排除在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之外,不利于服務業發展。另一方面,企業外購服務所含營業稅無法得到抵扣,企業更愿意自行提供所需服務而非外購服務,不利于服務業的專業化分工和服務外包的發展。
社科院財貿所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同時表示:“我國的服務貿易適用于營業稅,在出口時無法進行退稅,導致服務含稅出口。而出口適用零稅率是國際通行的做法。這使得我國的服務出口貿易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劣勢。”“‘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圍,相應調減營業稅等稅收,完善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稅收政策。此次增值稅擴圍改革試點的設計也體現出我國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決心。”張斌指出。
北京鑫峰物流公司財務經理荊建侖告訴記者:“這次增值稅改革試點細分了服務類企業所繳納的稅項,一些不產生利潤和利潤率較低的營業額可以轉化為增值稅,可以起到降低企業稅負、增加企業利潤的作用,對流通企業影響明顯。”
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易中舸說:“此次試點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與民生息息相關。產業升級要依靠服務業,增值稅改革試點能夠更好地提升服務水準,吸引更多有經驗的機構進入服務行業,有利于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據我了解,當前一些物流企業已基本沒有盈利空間,在山東、河南一帶,蔬菜運輸領域都是為了維持運營在做,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提升服務業的水準和競爭力水平,增值稅擴圍對企業來說是盼望已久的稅制改革。”易中舸說。
值得一提的是,服務業、交通運輸業中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深化增值稅改革無疑也會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加快經濟結構轉型。
重復征稅之擾
此前,國內的公路運輸和倉儲等物流企業,并不需要交納增值稅,而是根據業務的不同交納不同稅率的營業稅,其中,運輸、裝卸、搬運的營業稅稅率為3%,倉儲、配送、代理等的營業稅稅率為5%。
由于物流行業業務涉及運輸的各個環節,規模越大的物流企業所涉及的各省市區域就越多,它們往往在各地成立子公司或者分支機構,或者將業務分包給當地的公司,因此在現行的稅收體制下還會面臨一些“重復征稅”的煩惱。
比如一票貨從北京發往南寧,并不是直接由北京的子公司一運到底,而是可能先在杭州等地中轉分撥,再由杭州當地的公司進行運輸,這中間就涉及到北京子公司和杭州公司之間的結算,而兩家公司又都是獨立的法人,也就都需要為這票貨物的運輸所得向各自的所在地政府交稅,而實際上,北京子公司所交的稅中,已經包含了運輸到南寧的收入所得,杭州公司卻還要為從杭州到南寧的運費交稅。
事實上,稅收問題一直是壓在國內物流企業身上的重擔。據《第一財經日報(微博)》了解,自2009年國務院通過物流業振興規劃以來,很多物流企業就一直在呼吁,應該在稅收等方面作出一些政策調整。
而此次國務院要求將征收營業稅逐漸過渡到征收增值稅,也正是為了解決重復征稅的問題。因為實行增值稅以后,企業可以通過抵扣購買原材料產生的成本進項稅款來減少賦稅,而不像以前按照所有的營業收入為基數統一繳納營業稅。這樣一來,如果上述杭州公司給北京子公司開出后者支付運費的發票,北京子公司就可將此發票用于抵扣,這對于擁有全國網絡運營的公司來說可能會減少一部分繳稅基數。
不降反增之憂
然而,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會因此受益。根據通知,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將新增11%和6%兩檔低稅率,而這與現行的3%和5%的營業稅率相比,依然高出不少。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下稱“中物聯”)的一位內部人士就對記者透露,根據初步溝通了解到的情況,交通運輸企業將按照11%的稅率來征收增值稅的可能性較大,這一稅率遠遠高于中物聯此前為物流企業減負而建議的4%左右的稅率。
平安證券(微博)的一份最新研報中就測算,如果按照11%的稅率來征收增值稅,運輸類企業需要抵扣的成本必須占營業收入73%以上,倉儲類企業要抵扣的成本必須占營業收入的55%以上,否則對企業來說實際上是增加稅負而不是減少稅負。
對于很多物流企業來說,要實現這樣的抵扣目標難度還很大。比如一些倉儲類企業或者只在一地進行業務運營的企業,除了燃油或者設備的購置等成本和費用能夠抵扣外,其他能夠抵扣的成本并不多。
而王先生所在的公路運輸企業,原本也受到重復征稅的困擾,但最近幾年已經成為國家發改委聯合國(微博)稅總局進行的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企業,繳納營業稅之前已經可以抵扣在加盟和轉包環節產生的運輸費用。
因此,此次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后,像王先生所在的企業,反而相當于進一步提高了稅率。“根據我們的測算,如果按照6%征稅,一年要多交稅1000多萬元,如果按照11%征稅,一年要多繳稅3000多萬元。”王先生說,而今年公司的利潤原本預計能達到5000萬元就不錯了。
據記者了解,像上述已經進入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的物流企業目前有593家,而且大多是規模較大的公路運輸或倉儲企業。這些企業期待稅改細則能夠進一步明確物流企業到底哪些費用可以進行抵扣,并建議用作抵扣的費用能夠包括辦公費、管理費用等,否則企業稅賦成本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而一家快遞企業的高層更是對記者透露,目前在加盟和轉包環節產生的運輸費用,很多不夠正規的小企業或者個體戶根本沒有發票,只能開白條,一旦改為繳納增值稅,這類費用也無法用于抵扣。
記者昨天從多家物流企業處了解到,財政部和稅務局正在委托下屬地方機構在上海密集調研企業對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的看法,希望盡快出臺相關細則。
交通運輸 物流業面臨較大機會
渤海證券分析師齊艷莉發表研報指出,目前市場正沉浸在對未來的悲觀預期中:全球經濟維持弱勢增長,而面對高企的通脹率,各國政策繼續放松的余地已不大。國內經濟也面臨較大的下滑風險,四季度通脹率將有所回落,但全年仍將維持在5.4%左右的高位,政策難以放松。在交通運輸行業,建議規避出口相關子行業,就基本面而言,受經濟下行影響較小的是鐵路和物流兩個行業。
從2011年中報的情況來看,鐵路和物流行業上市的利潤增速仍然保持了較高的水平。從經濟規律和國際經驗來看,我國目前物流行業面臨較大的機會,也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不斷出臺文件給予政策上的支持,但由于目前行業內上市公司代表性不強,因此雖然反映在二級市場上,每次都是作為主題投資的炒作。建議從下而上地選擇代表性較強,且基本面有較大改善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