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我國快遞業經過了10多年的快速發展,已經發展成為5000余家快遞企業,20多萬就業人口,近500億的市場規模的一個產業,快遞業連接著社會各方面,服務著社會各類活動。但與我國的其他行業相類似,快遞業經歷了高速發展后,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正進入調整期,從弱到強、從散到精,通過市場調節,快遞市場必將面臨著洗牌、重組。在國外成熟的市場上,快遞服務提供商一般為2~5個,有序地開展競爭,高效率地服務市場需求。我國快遞的并購時代正悄悄到來,這種變革具備了一定的條件。
首先,行業發展空間較大,對快遞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近年來的快遞市場規模,特別是網購的快遞業務規模增速顯著,同時,用戶對快遞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服務能力、服務水平、服務質量不高的快遞企業首先將被市場所淘汰。
其次,長期以來,一些快遞企業以低價、低成本擴張,并以此作為企業的核心優勢來發展。在高速發展中,風險被掩蓋,一旦遇到環境、市場的變化時,積患則迅速顯現。例如2009年冬天快遞業的“漲價風波”和2010年初民營快遞企業DDS(深圳東道物流公司)的轟然倒閉,充分暴露出快遞企業的經營風險在加大,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持續發展能力有待加強。
第三,快遞企業經營壓力增大。《郵政法》、《勞動法》的實施以及運輸成本的不斷提高,給快遞企業帶來巨大的經營壓力。快遞行業又是一個規模效益十分明顯的行業,在企業經營壓力增大的時候,一些規模較小的快遞企業難以應對,幾家快遞企業的聯合,或快遞企業被并購將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最后,當前的微利競爭中,一些快遞企業謀求變化與轉型。應對競爭的一個策略是差異化競爭,如星辰急便快遞公司的倉儲服務,在淘寶注資完成后,實現個性化服務,借此完成快遞服務的轉型與創新,形成新型服務模式。
此外,一位日本籍現住北京的自由撰稿人林秋子寫的文章《“便宜病”正在耽誤中國的發展》,文中談到作者使用快遞服務的遭遇,并分析了低價的無序競爭嚴重制約了我國快遞業的發展。作者從另一個角度審視了我國快遞業的現狀,雖不能代表全部,但至少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了快遞市場中的異常狀況。
因此,我國的快遞企業在當前的環境下,做強做大或是作出特色,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保留位置。快遞企業通過整合業內企業,或通過整合產業鏈,擴大競爭優勢;快遞企業也可通過建立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建立新型經營模式,避免正面競爭。
對于郵政速遞而言,當前的快遞業現狀既有挑戰,更有機會。快遞市場也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的殘酷市場。郵政速遞要抓緊企業化運作這一機遇,加強快遞資源的整合能力,通過并購等手段,在我國快遞市場上保持并擴大優勢,迅速提高企業規模,為迎接未來更多更大的挑戰贏得先機、做好準備。同時,郵政速遞在國內并購的經歷和經驗,對郵政速遞的國際化發展戰略更具實際意義。